关于我们

image
创新和艺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渴望打造崭新的体验,重新定义游戏的可能性。我们热情澎湃、专注投入、勤勉不辍。我们从不畏惧大胆创作。我们人人都具备无畏的勇气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我们不断努力突破技术的边界,即使是最资深的玩家也会在我们的作品中找到惊喜。

我们的故事

2017年,四位创始人立志要在游戏行业创造非凡之作。就这样,我们聚到一起,成立了这家公司。Mundfish聚集了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专注于打造原创、引人入胜、独具一格的游戏体验,正如我们在全球广受好评的首发作品《原子之心》那样。Mundfish工作室诞生之初,就怀揣着用优秀作品打动玩家,让他们重拾游戏童真乐趣的美好心愿。

凭借首款游戏的发布,我们平均年龄三十多岁、朝气蓬勃的团队以无限的创意颠覆了整个行业。我们建立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国际团队,网罗了约2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我们的价值观

质量

在我们看来,质量是根本,是重中之重。我们对游戏开发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即便是最微小的细节也不放过。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达到预期,而是要超越它们。我们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我们每次也都会继续提高标杆。

创造力

打造成为业界标杆、开创先河的原创内容,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精神。它让我们构建出了《原子之心》这个独特而崭新的世界。创造力是我们工作室文化的核心,我们为此营造了一个百花齐放、创意盎然的环境。我们致力于解锁每位成员的才华,给予他们充分发挥的自由。

勇气

Mundfish的创立和首个项目的开发是段不可思议的冒险,一路虽历尽艰苦,但我们始终不忘初心。对我们来说,勇气意味着永不言弃、坚持到底。我们迎难而上,在没有现成答案时勇敢开辟自己的道路。

参与

我们团队的主人翁意识、辛勤付出和无限创意让我们独树一帜,成就了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

创新

我们对前沿技术的热忱、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化创意为现实的执着,助力我们不断挑战可能性的边界,开拓全新视野,拥抱新兴技术浪潮。这让我们的游戏成为了各种游戏开发创新大展身手的舞台。

能与那些认同我们价值观和理念,对开发和创意一丝不苟的团队合作,我们倍感自豪。

如果你认同Mundfish的理念、渴望成为非凡事业的一份子,愿意为我们独特的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妨移步我们的“招聘信息”页面。说不定你会有意外发现!

我们的热情

美术

艺术和创意是娱乐产业中至关重要的方面。而在游戏业,科技也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电脑游戏中的艺术其实是想象力和技术的结合体,要实现这样的结合是一项雄心勃勃,同时也富有挑战的任务。

在创作《原子之心》的过程中,Artem Galeev将现代折衷主义原则作为了游戏设计的基础。他将从小就根植于我们个人意识中的,令人感到熟悉的过往形象,与一个崭新的、前所未见的技术世界和未来主义苏联相融合。

上文说的这些都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仿生学”。仿生学是生物学与科技的结合,通过了解和借鉴真实生物的形态和结构,让无生命的物体表现出情绪,为它们注入“生命”。看到这些活动的仿生体,我们会产生相互矛盾的强烈感受,或恐惧不适,或焦虑不安,抑或欣喜欢乐。

在架构游戏世界和设计物体时,Mundfish采用了与苏联时期一样讲求科学的方法。无论是拟人、飞行还是其他种类的机器人,都经过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仔细考量,包括机器人移动原理等细节。每个机器人都拥有一颗“核心”。这颗“心”能让机器动起来,并为其提供能量。

这一理念扩大到了整个环境——所有的实验室、车间、地下综合体、设备、器械和机制的设计,都要反映其研究内容或主要用途。无论玩家是在探索磁场实验室、农药车间、高能研究设施、低温实验室,还是地下栽培所以及其他研究综合体,他们都将一路体验到真实的“架空未来苏联”。而游戏中出现的每一件物品都息息相通,具有逻辑上的关联。

《原子之心》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里,一切都听科学逻辑指挥,为“征服太空”的纯粹梦想而服务。可以说,Mundfish的艺术家们创造了当今最有趣、原创性最高的项目之一。

Image 1
Image 2

音乐

Mundfish对声音有着独特的高要求。《原子之心》中的音乐和音效都极为重要。这不仅因为我们是一群铁杆音响发烧友,更因为在我们看来,音乐和音效是游戏的半壁江山,影响着游戏的整体氛围、每个印象和呈现,以及玩家在游戏中体验的情绪。无论何种创作,做好了音乐和音效,就是成功了一半。

在我们的项目中,声音不仅是艺术的表现,也发挥着技术上的功能。但如何解决这个融创意和技术为一身的问题呢?声音总监Andrey Bugrov解释说,从某种程度上,玩家应当能借助声音获得“联觉”,即用耳朵之外的感官去感受声音,体验声音在游戏世界中代表的物体结构、材料和来源,并以声音为线索,找准前进的方向。

在项目初期刚刚开始的测试和前期制作阶段,我们就已对声音质量定下了非常高的标准。为了实现目标,我们从录音仪加锤子开始,在一间小办公室里敲敲打打,录制各种不同表面发出的声响。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音效资源库逐渐扩充,拥有了来自各类工作室的资源,琴弦振动、铁皮、棍棒、铁桶和车门发出的声音,数不胜数。我们还玩过现实版水果忍者,砸碎了好几公斤果蔬,甚至撕碎过一整柜的衣物!

为了寻找符合《原子之心》世界的音效,我们与Soma Lab的创始人Vlad Kreimer联手合作,使用声音接收器“Ether”在现实世界各处录制电磁波。拜Soma Lab的先进音响设备所赐,《原子之心》世界中才有了充满未来科技感的音效设计。

在《原子之心》的录音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传奇的"Soyuz"品牌麦克风——这些麦克风以其精确度、高品质和在世界级音乐人中备受推崇的声誉而闻名。正是它们帮助我们打造出了极具现代感的游戏音效,并最终让我们的作品在2023年获得了Hollywood Music in Media Awards的提名。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影视

设想一下:你正在创作一款电脑游戏。在前期制作阶段,你的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从选择操作系统到决定游戏类型(射击还是角色扮演?),每个问题都亟待解决。作为游戏开发者,你要选择系统与玩法,精心设计每个细节,思考游戏的机制,将自己独特的愿景整合成一个清晰的计划。

然而到了情节和剧本这一步,你要回答的就只有几个问题了:“故事要花多长时间讲完?”“会有多少个主要角色?”“主角是会有台词,还是个沉默之人?”“如果有过场动画,哪些会用第一人称视角,哪些用第三人称?”“会有多少过场动画?”“全是‘动作和爆炸’还是会有很多对话和昆汀式的小聪明?”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纸上谈兵?
的确是这样!

我们之前的工作从表面上看也确实如此。但其实,上面的这些只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中的一小部分,而且过程也并非如此。当然,我们有一个故事大纲,但当时还没有整理成具体对话。我们也知道主角不会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因为他要说的话太多了(甚至有时会爆粗口)。

另外,我们也希望确保玩家永远不会——我们重复一遍——永远不会想要跳过过场动画。毕竟这是一款故事驱动的游戏,如果玩家跳过了过场动画,那我们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正是带着这些想法,我们才真正认识到了游戏中影视制作工作的规模,和摆在面前的所有工作内容。

于是,我们在Mundfish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影视制作工作室。我们写出了精彩的故事,并为此召集了最优秀的人才。在《原子之心》的前期制作阶段,我们举行了278场试镜,从中选出了7位演员。

接着,我们订购了Xsens动作捕捉套装和Dynamixyz头盔。我们学习如何使用这些新技术,如何记录并解读动作捕捉和面部相机的数据。我们为角色制作了包含56种情绪的3D扫描模型,并从世界顶尖高手那里定制了精良的动画绑定设置。为确保一切正常运转,我们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来搭建和调试。

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虚拟摄影机。我们对照一线大片的拍摄现场搭建了我们的虚拟摄像机系统,它让我们才华横溢的摄影师能将现实中的拍摄手法带到过场动画的拍摄过程中。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玩家能在《原子之心》中尽情享受整整一个半小时精彩绝伦的过场动画。您将在游戏中欣赏到感染力极强的科幻惊悚剧情,感受到创作者们对自己工作的热爱甚至痴迷。同时,这也为我们今后的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可以在其中倾注同等的热情和奉献。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Image 5
Image 6

科学

作为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原子之心》想要做的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并提供一段亲身感受般的经历。这个游戏的世界里融入了大量与科学有关的成分。无论是苏联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他们做出的发明还是他们那些充满了雄心壮志的项目,都是游戏宇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科学并不只是编剧们用来塑造游戏世界的工具,它实际上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在开发过程的一开始,我们就希望让《原子之心》在带来快乐、唤起情绪共鸣之余,也能起到让玩家们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科学成为了游戏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成为了开发团队的热情所在。

诚然,与现实中人们在那个年代曾经取得的科学成果相比,《原子之心》世界里的一些组成元素和科学发现是遥遥领先的,但它们所依据的科学原理并不是空穴来风。玩家在游戏中发现的笔记、日记、录音和其他材料都是取材自现实世界中的科学定律,其内容可以说是介于现实和幻想之间。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真实的、栩栩如生的世界,其中的每一项发明都必须有自己的用途,符合一定的运行原理,并且有自己的制造方法。

在《原子之心》的世界里,科学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游戏多次提到了齐奥尔科夫斯基、切洛梅、瓦维洛夫、巴甫洛夫、门捷列夫等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和他们的成就,这些都会在玩家探索游戏世界时逐一呈现。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些科学家为科技进步留下的宝贵遗产,思考了在聚合物这一物质出现的大背景下,他们的发现会有哪些真实可信的进一步发展,并将架空世界里苏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由此产生的变化展示给了游戏玩家。

在《原子之心》故事的各大要素中,聚合物无疑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游戏背景设定中一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发现。人们以它为基础,制造出了各种机械和生物装置。聚合物可以被塑造为任何一种形态。它可以充当机器人和设备的燃料,可以在航天飞行时作为宇航员的冬眠舱,还可以用于一系列其他的用途。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像《原子之心》中的聚合物一样的物质(暂时!)还不存在,但它的灵感依然是来自现实的,那就是西方和苏联曾经研究过的“冷核聚变”这一课题。我们的聚合物有一部分是基于伊万·菲利蒙延科在此课题上开展的工作。

为了让各种化学、物理和生物原理在游戏中的表述能够做到尽可能准确,我们咨询了多个领域中的科学家们。游戏中的公式、计算和其他科学要素都是真实准确的。为了制作这些内容,我们组建了一个学术委员会,其中包括来自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动物学、进化生物学、心理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医学领域的专家。

玩家所遭遇的每一台机器人,都不应该只是阻碍其前进的拦路虎——每一种型号都应该有自己的日常功用和独特的构造。它们的设计和构形必须在仿生学和机械学之间达到平衡。如果机器人搭载了有机元件,它就必须能吸引玩家,激起他们的兴趣。如果机器人主要由机械零件构成,它的构造就必须符合生物学和仿生学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机器人的形态外观做到真实可信。

在《原子之心》里,科学不仅体现在各种机械装置上,更是体现在游戏世界的美学设计之中。各个综合体的室内设计和它们所对应的学科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化学结构是门捷列夫综合体室内设计的一大组成要素;而在巴甫洛夫和瓦维洛夫综合体,玩家可以看到生物学和解剖学教材中的插画和图表,以及取自真实科研期刊的各种插图。

《原子之心》可以说是科学和幻想相互融合的产物。正是这种融合赋予了它魅力十足,同时又独树一帜的的风格。在所有的项目中,我们都会努力为玩家带来像这样集趣味和知识为一体的体验,让他们既能在游戏内找到快乐,又有兴趣去探索游戏之外的世界。希望我们的游戏确实给您带来了这样的体验。